當地時間4月8日,歐盟批準通過了包括煤炭禁令在內的第五輪對俄制裁措施。這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軍事行動以來,歐盟首次針對俄羅斯能源實施制裁。
4月8日,歐盟委員會正式發布文件,對俄羅斯實施第五輪制裁:從8月10日起,歐盟將禁止俄羅斯煤炭進口。文件發布后,全球煤炭市場很快遭受了沖擊,歐洲、亞洲的煤炭期貨價格均明顯上漲。
數據顯示,俄羅斯煤炭出口量占全球15%左右,是第三大煤炭供應國。不過,煤炭出口僅占俄羅斯出口貿易額的3.5%,而運往歐盟的也只占總出口四分之一。不過,在歐盟方面,其每年進口的煤炭中45%來自俄羅斯,總值約40億歐元,且主要用途為發電和供熱。
不過,和油氣相比,煤炭是歐盟最容易切斷的俄歐能源貿易。
雖然煤炭進口禁令引發了歐盟煤炭業界的擔憂。但一方面,禁令從8月10日起實施,在此之前,歐盟各國可以加大進口力度,如根據行業機構Braemar發布的數據,今年3月,歐洲國家從俄羅斯進口的動力煤總量約為710萬噸,較去年同期增長幅度高達40.5%,同時也創下了近3年來的新高。
雖然不知道禁令批準后俄國會不會采取反制措施。
另一方面,歐洲的煤炭買家們也可以趁此過渡期對外尋求貨源,據彭博社援引印尼煤礦協會主管Hendra Sinadia的話稱,來自多個歐洲國家的買家已經和印尼主要的煤炭生產商進行了交流,其中以意大利、西班牙、波蘭和德國的買家居多。另一煤炭出口大國澳大利亞的煤炭生產商也表示,已經接到了歐洲煤炭買家的電話。
當然,和天然氣類似,全球煤炭市場不僅也同樣已經開始漲價,其他國家的煤礦也無法迅速擴產,難以為歐盟國家提供“額外的”供給保障。全球最主要的動力煤出口國印尼和澳大利亞紛紛表示,可能無法填補歐盟市場因禁運俄羅斯煤炭而造成的缺口。即使能夠提供煤炭,業內分析,價格也可能會“超出預計”。
不過,對于歐洲民眾來說,他們倒是已經找到了“好辦法”,此前,由于天然氣價格飆漲,波蘭的民眾已經開始伐木砍柴,取暖做飯了。而隨著天然氣價格的進一步升高,伐木取暖已經成為當地民眾生活新常態。
同樣,為了應對未來沒有天然氣可用的境地,德國的民眾也已經開始提前為冬天囤木材了,據說很多的居民都開著貨車到木材生產廠去拉木材,木材廠的生意從未如此之好。而隨著煤炭禁令的發布,恐怕木材廠還得迎來生意高峰。這也怪不得有人戲稱,禁令的最大受益者是德國木材廠了。
或許正如人們抱怨的那樣:禁不禁煤已經無所謂了——反正我們總要學會砍柴取暖的技能,無非是多囤點木材的事。
另外,當地時間4月11日,歐盟成員國外長在盧森堡召開會議,就對俄能源禁運展開進一步磋商,但并未就對俄石油禁運達成一致。甚至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當天則表示,已經準備好用盧布購買俄羅斯天然氣了。